“确实是福气,瞧着以前在袁家的时候,那活干的腰板子都快压弯了,难怪长不高,我瞧着和苏潇过的这些日子,人不光是胖了些,也更白了,连个头都窜上去了许多,看着倒是个俊俏的小郎君了,可不像从前黑瘦黑瘦的。”
“你别说,我瞧着相柳还真是个有福气的,原来他在袁家的时候,袁家过的多好呀。自从他走了,那袁雪儿嫁的也不多好,袁家也整日鸡飞狗跳。王翠花现在更是没个精气神儿,整天像是魂儿都被抽走了似的。”
“反倒是去了苏家,苏潇这生意越做越大,听木匠说,好似又有大生意要开张呢,可见相柳是个福星,能带来好运气的。”
“可惜呀,那王翠花有眼不识泰山,不识货呀!从前还总磋磨人家。”
王翠花听着那些妇人的话语,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丝怀疑。
难道袁相柳真是能带来好运气的福星?
好像确实是从袁相柳离开之后,袁雪儿就搭上了吕清河。
可人都不在了,她又能说什么呢?
现在想想,为了那五两银子就把袁相柳卖了出去,真是不划算呐。
……
忙碌的秋收一过,村上的人肉眼可见都瘦了一圈,秋收是真的累,没日没夜,吃不好睡不好。
但是谁家也不敢懈怠,毕竟都知道抢收之后,粮食运回家,就到了县衙开始收税的时候。
大盛朝的苛捐杂税说多不多,说少不少。
农户要交的税收有两样,一个是人头税,一个就是粮税。
粮税按照地收成的百分之二十交,由里正统计。
缺钱的人户家都早早就把粮食卖了,备好了钱等着官差上门。
苏潇今年收获颇丰,这点儿税钱倒是不在话下,也是早早就准备好。
不过村上也还是有许多收成不佳的人家,还有许多穷困人家,每年的收成甚至都不够还往年的债务。
对于这一年一次收缴的税务,每年都能闹得鸡飞狗跳。
第一场秋雨落尽之后,挑了个晴爽的天儿,衙役来到了桐乡村。
从村头到村尾一路收过去,苏潇住在村子当中,等了半个多时辰才等到衙役过来。
苏潇早就算好了各项税收的银钱,装在袋子里,一并交给带头的官兵。
“官爷您点一点,看看数目可对。”
第33章 新品(3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